德州撲克為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競技撲克遊戲,雖然明確的起源已無處可考,但據傳於1900年代早期,為德州羅比斯鎮(Robstown. Texas)當地人為了消磨時間,而發明的一款可同時多人參加的撲克遊戲,後續德州立法部門才正式認定,德州羅比斯鎮為德州撲克的發源地。
德州撲克的推廣,從1967年開始,由一群來自德州的玩牌高手引進拉斯維加斯(Las Vegas),當時僅簡單將遊戲稱為撲克,並於金塊賭場(Golden Nugge)建立了第一間撲克室,但由於地點及空間過於簡陋的關係,吸引不到較富有的玩家一起遊玩,因此職業玩家們開始尋找更好的地點。一直到1969年,職業玩家們轉移到杜恩斯賭場(Dunes, 已拆除),新的地點加上新加入的撲克玩家,為職業玩家們創造了可觀的獲利。
到了1970年,舉辦了第一次的世界撲克錦標賽(World Series of Poke, 簡稱縮寫為WSOP),並從杜恩斯賭場(Dunes)又轉移到馬蹄鐵賭場(Binion's Horseshoe)舉行。但其實很難想像,當時主辦賭場內甚至沒有撲克室,第一屆撲克世界冠軍的比賽,是在一個普通酒店大小的房間壁龕內舉行的,參與的只有少數玩家,且沒有引起民眾的關注及新聞報導。
直到1972年,才首次為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帶來了關注與地位,為比賽歷史中重要的時刻之一。選手- Amarillo Slim Preston從十二位僅有的參賽選手中獲得勝利,他卻將個人的勝利歸功於他的國家,並進行為期十年的宣傳之旅,在著名的The Tonight Show作為嘉賓共十一次,並寫了一本暢銷書。
隔年,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(CBS Sports)首次進行了電視轉播。且從1975年開始,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主辦單位加送金手環給各項錦標賽比賽的冠軍,此傳統一直延續至今。
到了1978年,在全男性撲克遊戲競賽中,出現首位女性的職業選手-Barbara Freer,除了成為第一個打破性別障礙的選手外,還影響了後續新增的錦標賽項目。於1982年,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擴展到共十一個競賽,並增加了許多女子世界錦標賽。
到了1987年,因為馬蹄鐵賭場(Binion's Horseshoe)已經無法容納所有的錦標賽,使得部分參賽者必須在相鄰的賭場進行,包括金塊賭場(Golden Nugge)及四皇后賭場(Four Queens),因此馬蹄鐵賭場(Binion's Horseshoe)終於在1997年將撲克室擴大,並新增了一個臨時比賽的區域。隨著前所未有的增長,馬蹄鐵賭場(Binion's Horseshoe)有了許多轉手的好機會,最後終於在2001年被出售,由凱撒娛樂集企業(Harrah's Entertainment)購買,並獲得了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的版權。
2005年,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搬到了里約賭場飯店(RIO All-Suites),因此有了更大的空間舉辦更多日常錦標賽,隨後幾年,成千上萬的玩家開始湧入拉斯維加斯。除此之外,世界撲克錦標賽(WSOP)還擴大了其在拉斯維加斯之外的範圍,遍布美國近十幾家賭場,新成立的世界撲克系列賽,也讓全世界的撲克玩家都有機會參與。